周杰伦唱功巅峰时期 很多人会忽略掉杰伦的唱功
对于我们来说,提到杰伦首先想到的是他那唱的很快听不懂是什么的调调的音乐,所以很多人说他的歌曲我听不懂,其实不然,是没有认真去听。
周杰伦的创作能力毋庸置疑,堪称天才级,才华横溢,天马行空,而且还惊喜连连,当然对于他创作能力的评价还是以前期歌曲为主,从《我很忙》之后,电影、主持这些分散了他太多的精力,创作上也有越来越多的偏流水线式产品。

节奏。周杰伦的节奏天赋我认为是华语歌手中排第一的,我相信喜欢周杰伦的朋友肯定对他的快歌情有独钟,周的Rap不同于美国黑人hiphop说唱那些舶来品,他通过切分、断词以及含混不清的念词创造的节奏很舒服,例如《双节棍》:“他们儿/子我习/惯从小就耳濡目染”, 这就属于断词创作节奏的一种,有一种弹弹的感觉,如果你唱的好的话会很过瘾。包括《我很忙》之前的所有专辑,快歌可以说都很有特色,经典的我就不多说了,只说一个我一直情有独钟的《梯田》,这首歌A、B、C三段Rap节奏都不一样,整首歌唱下来酣畅淋漓,不会像其他歌一样B段就是在repeat,而演唱会跟《爸我回来了》B段进行mix,可谓妙绝!

2.旋律。毋庸置疑的旋律天才,朗朗上口,很好听,其实就旋律上如果你分析话你就会发现他的歌音阶起伏一般不大,给人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。

3.编曲。很多对周杰伦编曲能力的评价多是根据《止战之殇》(很多人眼中的神曲)这一首歌而来的,我觉得这并不全面,相对于周杰伦极强的作曲能力而言,他的编曲能力的话只能算中等偏上水平,而且次于他的编曲三巨头。

4.转调。
.JAY对转调的运用主要在前期和中期作品中,肖邦过后就很少有了,可以说,肖邦过后的专辑进入了商品化复制阶段,其艺术性已经降低,这种复制的模子打造了一批雷同的歌曲,丧失了JAY本性。

.JAY一般只在一些不太重要的歌曲中转调处理,往往比如主打情歌,中国风系列,快歌系列,都很少使用这样的转调。当然,这也是一个恰不恰当的问题,比如中国风已经套了5声调式,的确就不适合转调,快歌系列具有完整的循环低音伴奏,也不具备转调的条件。而主打情歌往往需要更加的通俗性,转调肯定赚不到钱。综上所述,转调算得上是JAY很喜欢的一种手法,但也仅限于一些曲目。但就算如此,这也为这些曲子,为JAY增添了很多光彩。作为一种辅助的音乐写作手段,在流行音乐中应该还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。毕竟,单靠旋律的曲折优美和通俗性,并不能占领所有的听众。

至于周杰伦的唱功,我认为被很多人忽略了,可能是由于歌曲中少有旋律上的花招吧,听起来像白开水一样。《2004年无与伦比演唱会》应该是他唱功的最巅峰表现,音色纯净,高音域表现出色,即兴的变调、转音更值得赞扬。从《依然范特西》开始,可以明显感觉到周杰伦刻意注意了咬字,而且爱拖尾(是想要张学友那样的效果么),就我看来,并不讨巧。我还是怀念那个吐字不清但本色唱歌的周杰伦。个人观点而已。

总之,在音乐层面上,周杰伦的才华和成就无愧于“天王”的称号。当然,大家都知道,他来自单亲家庭,他有强直性脊椎炎。不管是不是媒体的渲染,他已成为很多人不折不扣的偶像。虽然他不是什么精神领袖,但至少他不像现在很多明星用炒作来增加人气,而且在很多场合,他都传递着正能量。
愿你的音乐没有白听。